“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来西部计划乡村社会治理专项大显身手!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一根竹他把“根”深深扎在基层
罗杰,201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扶贫办,现工作于巴州区水宁寺镇人民政府。
2015年7月罗杰背起行囊来到自己的服务单位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扶贫办面对全镇的贫困发生率他走遍全镇的贫苦户、搬迁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疏解矛盾、管理扶贫数据系统三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老黄牛”是他身上最鲜明的特质
“从参加西部计划那时起我觉得这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最好选择”
2018年三年的志愿服务期结束面对还未完成的脱贫攻坚任务罗杰毅然选择了留在基层如同一根竹把“根”深深扎在基层白加黑、5+2、24小时待命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在普通的岗位发自己的光
大棚种植、暖棚圈养、直播带货做服务基层的“多边形战士”
大学期间
郭斯贤学习的是林业技术
在了解到
“草方格”防沙治沙技术后
他便对宁夏“绿染黄沙”
充满了好奇
“我感到自己所学的专业
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决心
到西部去
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来到宁夏
郭斯贤服务在
盐池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为资源保护岗位的
一名工作者
职责就是保护那大片大片的绿
郭斯贤,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为宁夏闽宁缘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
每个月
郭斯贤都会在自然保护区内的
8个管理站和20个管护点
来回穿梭
督查护林员
巡逻工作、检查林地情况
并监督处理乱砍乱伐
和违章建筑等事项
尤其是在处理违章建筑时
农民不了解政策
往往不理解他们的工作
甚至会把他们骂出家门
郭斯贤总是耐心地
给大家宣传相关政策
帮大家想办法另谋发展
他的耐心获得了
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违章建筑也越来越少
三年服务期满后
他回到了福建
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宁夏
2020年
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
再次向他发出了邀请
为了实现梦想
他毅然决定
再到宁夏、扎根宁夏
作为闽宁协作专业技术人员
他被漳州市商务局派到永宁县闽宁镇
参与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工作
2021年援宁工作结束后
郭斯贤留银创业
开展“宁货出塞、闽货西行”式
消费帮扶
以实际行动推动闽宁发展
“曾经
我觉得闽宁两地很远
现在我觉得很近
今后
我会把志愿者事业进行到底
成为连接宁夏与福建的桥梁
为宁夏绿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把“异乡”当“家里”把“心”放在这里
大学期间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热衷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的段天福毕业后报名了西部计划来到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
在日常工作中
除参与党建工作
综治维稳工作外
段天福还协助完成
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在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报名参加乡脱贫攻坚工作组为使脱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见成效他主动要求自己挂钩五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周进行一对一家访实时掌握他们的动态信息还鼓励他们外出务工帮助申请路费补贴把党的相关政策及时传递给群众
段天福,201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现工作于板仑乡人民政府。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段天福被调整到木腊村委会并兼任村委会主任一职他克服路远道险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听取困难群众心声
经过一个月的走访他掌握了木腊10个村小组的基本情况和1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他结合实际解民忧办实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一户一档一方案为木腊村精准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
木腊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一年段天福也三年服务期满参加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木腊村的村民得知此事后纷纷挽留他
面对木腊村村民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最终他放弃前往广西站上讲台的机会选择和村民一起坚守共建美丽村落
2021年木腊村“两委”换届选举段天福以全票当选村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很激动感觉这几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村民是认可我的”在当选时他应承了村民三件事把“异乡”当“家乡”把“心”放在这里把“人”留在这里
从“迷彩绿”到“志愿红”换种身份继续卫国戍边
“从大学生到军人再到西部计划志愿者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都是一段难忘而宝贵的经历”毕业之际退役军人大学生杨旭东毅然决然报名西部计划
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陲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杨旭东,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八墙子乡人民政府。
杨旭东主要负责党政办工作包括单位各办公室的管理、考勤、后勤还有公文起草、会议筹备环境消杀、志愿服务等工作基层单位缺乏人手这个少数民族达99%的民族乡镇更缺乏年轻干部
面对繁重的工作杨旭东认真梳理每天的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完成好
他从打字、复印材料做起慢慢可以独立完成上级派发的任务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能力让他得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他也很快适应了周围的环境
休息时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打成一片
一起聊天
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淳朴的民风、民情
让他很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八墙子乡成为了我
真真切切的第二个家乡”
两年来
杨旭东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
发扬着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我叫郭贵,贵州的贵”用小小镜头记录广袤乡村
“我们贵州长顺县有四宝
分别是高钙苹果、绿壳鸡蛋
小米核桃以及紫王葡萄
……”
架起三脚架
安装好相机
西部计划乡村社会治理专项
志愿者郭贵
站在葡萄种植基地里
为村民直播带货
曾梦想成为编剧的他却在最好的年纪到西部“找苦吃”
郭贵, 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永增村。
2022年
郭贵离开家乡山西运城
一路南下贵州
来到长顺县长寨街道永增村
他的工作
是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网格
协助后勤服务
及工作队交办的临时任务
工作中
郭贵经常下组入户
走访脱贫户、监测户
残疾人、退役军人等
特殊群体
把党和国家的
教育资助、交通补贴资助
就业创业补贴、医疗补贴等
各项政策文件
宣传到每家每户
也逐渐了解
当地的基本情况和民风民俗
郭贵所在的永增村
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
工作之余
郭贵喜欢带着相机到处走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出身的他
经常将捕捉到的乡间美景
拍摄成一系列短视频
有时
他也以“探店”的形式
免费为村民的
民宿、农家乐做宣传
帮助村民增收
累计网络播放量
达到4066万次
郭贵还接了一项新“业务”
为当地村民拍照
“许多在外的年轻人联系到我
请我去他们家里帮家人拍张照片”
他找到村民家
拍完后精心挑选
将照片发往
远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
游子手中
“我单名一个‘贵’字
很多朋友说
看来你和贵州有缘分
注定要来贵州
或许命里注定
或许本该如此
都说想要成为贵州人
一定要学会吃折耳根
为了从‘贵漂’成为‘贵定’
我一直在努力学吃折耳根
从入口腥、咀嚼苦
到吞下去后
回甘、上头
我觉得这就像自己的青春
只有“自找苦吃”
才能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奉献西部、服务乡村、扎根基层这是千千万万个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真实写照也是千千万万个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缩影
如一根竹他把“根”深深扎在基层
罗杰,201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扶贫办,现工作于巴州区水宁寺镇人民政府。
2015年7月罗杰背起行囊来到自己的服务单位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扶贫办面对全镇的贫困发生率他走遍全镇的贫苦户、搬迁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疏解矛盾、管理扶贫数据系统三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老黄牛”是他身上最鲜明的特质
“从参加西部计划那时起我觉得这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最好选择”
2018年三年的志愿服务期结束面对还未完成的脱贫攻坚任务罗杰毅然选择了留在基层如同一根竹把“根”深深扎在基层白加黑、5+2、24小时待命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在普通的岗位发自己的光
大棚种植、暖棚圈养、直播带货做服务基层的“多边形战士”
大学期间
郭斯贤学习的是林业技术
在了解到
“草方格”防沙治沙技术后
他便对宁夏“绿染黄沙”
充满了好奇
“我感到自己所学的专业
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决心
到西部去
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来到宁夏
郭斯贤服务在
盐池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为资源保护岗位的
一名工作者
职责就是保护那大片大片的绿
郭斯贤,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为宁夏闽宁缘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
每个月
郭斯贤都会在自然保护区内的
8个管理站和20个管护点
来回穿梭
督查护林员
巡逻工作、检查林地情况
并监督处理乱砍乱伐
和违章建筑等事项
尤其是在处理违章建筑时
农民不了解政策
往往不理解他们的工作
甚至会把他们骂出家门
郭斯贤总是耐心地
给大家宣传相关政策
帮大家想办法另谋发展
他的耐心获得了
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违章建筑也越来越少
三年服务期满后
他回到了福建
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宁夏
2020年
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
再次向他发出了邀请
为了实现梦想
他毅然决定
再到宁夏、扎根宁夏
作为闽宁协作专业技术人员
他被漳州市商务局派到永宁县闽宁镇
参与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工作
2021年援宁工作结束后
郭斯贤留银创业
开展“宁货出塞、闽货西行”式
消费帮扶
以实际行动推动闽宁发展
“曾经
我觉得闽宁两地很远
现在我觉得很近
今后
我会把志愿者事业进行到底
成为连接宁夏与福建的桥梁
为宁夏绿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把“异乡”当“家里”把“心”放在这里
大学期间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热衷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的段天福毕业后报名了西部计划来到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
在日常工作中
除参与党建工作
综治维稳工作外
段天福还协助完成
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在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报名参加乡脱贫攻坚工作组为使脱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见成效他主动要求自己挂钩五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周进行一对一家访实时掌握他们的动态信息还鼓励他们外出务工帮助申请路费补贴把党的相关政策及时传递给群众
段天福,201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现工作于板仑乡人民政府。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段天福被调整到木腊村委会并兼任村委会主任一职他克服路远道险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听取困难群众心声
经过一个月的走访他掌握了木腊10个村小组的基本情况和1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他结合实际解民忧办实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一户一档一方案为木腊村精准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
木腊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一年段天福也三年服务期满参加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木腊村的村民得知此事后纷纷挽留他
面对木腊村村民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最终他放弃前往广西站上讲台的机会选择和村民一起坚守共建美丽村落
2021年木腊村“两委”换届选举段天福以全票当选村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很激动感觉这几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村民是认可我的”在当选时他应承了村民三件事把“异乡”当“家乡”把“心”放在这里把“人”留在这里
从“迷彩绿”到“志愿红”换种身份继续卫国戍边
“从大学生到军人再到西部计划志愿者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都是一段难忘而宝贵的经历”毕业之际退役军人大学生杨旭东毅然决然报名西部计划
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陲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杨旭东,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八墙子乡人民政府。
杨旭东主要负责党政办工作包括单位各办公室的管理、考勤、后勤还有公文起草、会议筹备环境消杀、志愿服务等工作基层单位缺乏人手这个少数民族达99%的民族乡镇更缺乏年轻干部
面对繁重的工作杨旭东认真梳理每天的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完成好
他从打字、复印材料做起慢慢可以独立完成上级派发的任务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能力让他得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他也很快适应了周围的环境
休息时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打成一片
一起聊天
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淳朴的民风、民情
让他很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八墙子乡成为了我
真真切切的第二个家乡”
两年来
杨旭东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
发扬着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我叫郭贵,贵州的贵”用小小镜头记录广袤乡村
“我们贵州长顺县有四宝
分别是高钙苹果、绿壳鸡蛋
小米核桃以及紫王葡萄
……”
架起三脚架
安装好相机
西部计划乡村社会治理专项
志愿者郭贵
站在葡萄种植基地里
为村民直播带货
曾梦想成为编剧的他却在最好的年纪到西部“找苦吃”
中国青年志愿者
,赞521
郭贵, 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永增村。
2022年
郭贵离开家乡山西运城
一路南下贵州
来到长顺县长寨街道永增村
他的工作
是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网格
协助后勤服务
及工作队交办的临时任务
工作中
郭贵经常下组入户
走访脱贫户、监测户
残疾人、退役军人等
特殊群体
把党和国家的
教育资助、交通补贴资助
就业创业补贴、医疗补贴等
各项政策文件
宣传到每家每户
也逐渐了解
当地的基本情况和民风民俗
郭贵所在的永增村
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
工作之余
郭贵喜欢带着相机到处走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出身的他
经常将捕捉到的乡间美景
拍摄成一系列短视频
有时
他也以“探店”的形式
免费为村民的
民宿、农家乐做宣传
帮助村民增收
累计网络播放量
达到4066万次
郭贵还接了一项新“业务”
为当地村民拍照
“许多在外的年轻人联系到我
请我去他们家里帮家人拍张照片”
他找到村民家
拍完后精心挑选
将照片发往
远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
游子手中
“我单名一个‘贵’字
很多朋友说
看来你和贵州有缘分
注定要来贵州
或许命里注定
或许本该如此
都说想要成为贵州人
一定要学会吃折耳根
为了从‘贵漂’成为‘贵定’
我一直在努力学吃折耳根
从入口腥、咀嚼苦
到吞下去后
回甘、上头
我觉得这就像自己的青春
只有“自找苦吃”
才能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奉献西部、服务乡村、扎根基层这是千千万万个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真实写照也是千千万万个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