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公司简介
中国从事脑科学与智能技术交叉融合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简称脑智卓越中心。
脑智卓越中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简称神经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试点研究机构,于1999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聘任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为神经所首任所长(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外籍所长)。后神经所作为非法人单元纳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管理。2014年1月,神经所作为中国科学院改革排头兵,试点成立了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四类机构)。2015年6月,实现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更名为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四类机构)。2016年7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深化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改革方案,依托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设立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2019年4月,经中央编办批准,中国科学院正式设立公益一类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2020年3月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脑智卓越中心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是,面向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国际前沿,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大脑工作原理,解析脑认知原理,发展新型基于脑启发的类脑智能理论与技术,占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的战略制高点;解决重大脑疾病诊治中的关键问题,服务人口健康国家重大需求;研制新型的类脑智能体,推动中国智能技术跨越发展。通过在脑科学与智能领域持续产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造就国际领军科学家和高水平年轻人才,成为我国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地和国际顶尖研究机构。
脑智卓越中心科研园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现有56个研究组,拥有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其中,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2011年首次参加全国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全国第一,2016年评估再次荣获优秀。围绕国家重大任务和中心科研布局,设有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非人灵长类研究和非人灵长类认知行为分析等3个研究型平台,实验动物中心(鼠房、猕猴房和狨猴房)、公共技术中心(光学成像、分子细胞技术、电镜技术、脑影像中心、基因编辑、生物信息、神经干细胞)、脑科学数据与计算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
脑智卓越中心共有在职职工600余人。先后有4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脑智卓越中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生物学博士后站,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神经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
脑智卓越中心一直是中国科学院改革的先行者和标杆。成立伊始,率先在国内实行严格的国际同行学术评估、良性的高端人才流动、研究生的实验室轮转等制度,在神经科学领域及生命科学领域一批顶尖的学术期刊发表国内第一篇学术论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研究成果多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被列为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杰出成就奖(集体)、“十二五”标志性重大进展、 “十三五”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等。其中,利用体细胞克隆猕猴的成果列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之一。
脑智卓越中心是张香桐基金会的理事长单位。与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神经科学通报》。《神经科学通报》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Medline/PubMed、荷兰Scopus等多个国际数据库收录。2021年度SCI影响因子5.203。
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
公司性质
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机构
-
所属行业
000601
-
涉及领域
制药/生物工程
-
公司规模
500-999人
-
公司网址
http://www.cebsit.cas.cn/
-
所在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46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