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后的“匠心”创业故事


将切好的手工米粉倒入漏勺,放到开水中烫上一遍,随后装碗,放入客人中意的臊子,再加入热气腾腾的猪骨汤,一碗香气四溢的“金粉世家”米粉便端到了顾客面前。

大龙“金粉世家”店主姚皓栊及其父母每天都要重复数百次这个流程。

姚皓栊家的粉是手工特制米粉,现做现卖。祖辈、父辈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再配以精选食材和看得见的制作全程,为这一碗粉增色不少。

姚皓栊27岁,创业之前在大龙当了6年司机。“之前有继续做手工粉的想法,一再被搁浅了。现在经济状况比较稳定,成家有子了,父母嘴上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心里还是希望我能传承他们的手艺。”

在万山区高楼坪乡,姚皓栊的老家来阳坪村里,200多户人家基本上都从事手工粉生意,他家是小有名气的老作坊。

30年前,姚皓栊的父母刚结婚,以务农维持生活。那时候发展机会少,遇到年份差收成不好时,原本拮据的生活会变得更糟糕。那时,姚皓栊的爷爷从事制粉行业已有好些年,见状,便把手艺给传了下来。经过摸索、改良,姚皓栊父母制作的手工米粉慢慢建立了口碑,广受食客欢迎。

如今,父母均已年近50岁了,感觉到了退居“二线”的时候。“儿子现在主动想要把我们的手艺传下去在大龙开一家粉馆,我们就来这边给他帮帮忙,打打下手。”母亲吴银珍开心地说。

“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方便照顾,大龙这几年发展快速,城区人口猛增,企业用工也多,餐饮市场大。我租了房,用三个月时间完成内外装修,今天(20日)试营业第一天,早上就营收370元,比较理想。”

谈起做手工米粉,姚皓栊认为,必须融入些“匠心”。他每天都要到附近的菜市场,采购猪骨、猪肉、牛肉等,调料也只用知名品牌,严把食品安全关。手工米粉所需的大米是其父母到各村农户家中购买的麻谷米,和普通用于制粉的粘米相比,价格更高、出粉量更低,但做出的粉劲道强、口感佳、味道香。

在新开的粉店里,简单清新的装修、整齐干净的桌椅、公开透明的制粉流程,皆是认真做好一碗粉的“匠心”。对姚皓栊来说,一碗粉承载着祖辈三代人的联系,用心做好每一碗粉,大家品的是味道,自己做的是情怀。(罗双红 杨亚斌)

编辑:拾一